就比如大作家罗曼·罗兰,虽然此时名作《约翰·克里斯朵夫》还没有问世,但他的名人传三部曲的。李谕并不看重这个,但对于吕碧城来说,则是一种非常大的鼓励。当他们返回柏林看到正式的信函时,吕碧城简直激动坏了。“天哪!法国文学院的奖章!这是何等的荣耀!”李谕倒是心里明白没什么大不了,艺术本来就不好评判高下,单论文学,中国真是一点都不差。而且这个奖项又并非什么龚古尔奖之类的正统文学大奖。但他嘴上还是替吕碧城高兴:“现在欧洲文学的中心,就在法国,能让他们欣然授奖,确实不容易。”即便只是一个常规的小奖项,以现在国内对洋人的无限崇拜,拿回去真心也不得了。而且目前国人对文学多少接受能力强一些,回去说诺贝尔奖就没几个人知道。吕碧城旋即说:“可惜我不擅长翻译,不然真的想把自己的诗作翻译后发表过来。”李谕笑道:“你有看过欧洲的诗歌吗?如果看过,你就会放弃这个念头。”吕碧城问道:“为什么?”“因为论语言的凝练程度,它们差远了。所以文言的美,只有中国人才能懂。”吕碧城遗憾道:“太可惜了。”李谕说:“但是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巴黎一趟。”吕碧城对巴黎的憧憬很高:“我们什么时候动身。”李谕说:“我还有点试验和论文需要提前完成。”反正也不是很着急,吕碧城说:“那我正好继续多做点功课。”由于上次的单光子试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卡尔·西门子非常希望李谕能够继续做出一个更加轰动的试验。当得知李谕要做x射线相关试验后,卡尔·西门子立即表示支持,这可是大潮流。更关键的是试验直指x射线本质,如果真能做成功,那真是一炮而红,不对,现在是。此时的慕尼黑大学,伦琴刚刚完成一上午的工作,当学生拿着当期的杂志交给他时,也很错愕。学生说:“教授先生,这位李谕好像又要做不得了的事情,他此前就声称x射线是电磁波,现在想要拿出试验证据。”伦琴洗了洗手,接过杂志看了看,然后说:“思路没有什么问题,但难度着实不小。”学生接着说:“我记得教授此前在课上说过,x射线很可能是微粒。”作为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关于这方面的发言比较有分量。伦琴说:“仅仅是猜测。但我的确发现当x射线从空气传播到水或者玻璃时,既不发生偏转,也不能被反射,而是笔直地穿了过去。它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一颗子弹直接穿越了物体。所以我才认为它们是一种粒子,只不过我没有切实的证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明降世,看见血条的我杀疯了! 大侠很穷+番外 一手遮天 民国之缘来是你 宠妻为后 兽世之我成了家庭煮夫 帝少的独宠娇妻 外星事务所+番外 帅哥,推个油呗? [热血高校]大小姐还是打工妹 八零万元户家的娇软小女儿 请外援吗?带挂 快穿:我带军团灭日军 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后 警告,不要靠近FBI 讨厌,不要! 在柯学基建后我看到了弹幕 网游之NPC心理咨询师+番外 常青枝 无情殇+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