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汤姆逊也是个大伯乐。而在理查森跟前的卢瑟福,就更可怕了。卢瑟福一生中,虽然只拿了1908年的一次诺奖,还是化学奖,不过他实际上还有资格再拿两次物理学奖。后世教科书上浓墨重彩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1911年做的,绝对有资格获得一次物理学奖。1919年,他又在人类历史上现在网上搜得到,随便看看就让人心服口服:虽然过了一百多年,仍要由衷称赞他的实验设计水平高得离谱。卢瑟福选的毕设课题,到了李谕穿越前的时间段,估计也没几个人答得出来。最多学过电动力学的人可能会说出一个“趋肤深度”,就是铁只有表面薄薄一层被磁化。但这个深度到底是多少?还有几个人能说上来?卢瑟福的实验思路非常巧妙,用到了硝酸对铁的溶解速度,具体细节比较多,总之妙至毫巅。到了一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有几个大学生毕业能搞出来这样的实验设计?而卢瑟福却在一百多年前做到了,真心是个实验天才。简直天生就是为了做物理实验而生。——虽然获得的竟然是诺贝尔化学奖(笑哭的表情太适合他了)!上天总会垂顾努力又有天分的人。当时英国正好有一个毕业设计资助项目:只要是拿到该名额的英联邦国的学生,英国方面就会提供资金补助,供其去心仪的大学继续深造。而这个资助项目只给了新西兰一个名额。于是乎卢瑟福继续深化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磁场探测器,后来被称为“卢瑟福探测器”,可以测量纳秒级的电流脉冲。这种精度同时期只有居里夫人的放射剂量试验和迈克尔逊的干涉实验才可以做到。你一定觉得卢瑟福稳稳第一了,对不对。很可惜,他拿到的是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搞化学的老哥,他发明了一种利用氰化物从矿物中提取黄金的办法。实话实说,你要是评委也会选他,谁能抵挡黄金的诱惑?可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位老哥竟然嫌弃资助金额太少,于是放弃了留学机会,转身去当公务员了!所以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喜欢考公……然后,卢瑟福作为第二名,替补得到了名额!这件事后来被演绎成了一个很出名的故事:说是1895年,在农场挖土豆的卢瑟福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发来的通知书,通知他已录取为伦敦国际博览会的奖学金生。卢瑟福接到通知书后扔掉挖土豆的锄头喊道:“这是我挖的最后一个土豆!”这一段来自某百科,不过写得不对,大概率是编的。因为当时卢瑟福坐上前往欧洲的轮船时,仍不知道自己要去英国还是德国的大学,他在船上甚至还自学了德语,毕竟当下德国的科学实在强。不过他在到了伦敦后,最终觉得还是英国比较好,起码氛围相对德国较为轻松,于是留在了伦敦的剑桥大学,成了汤姆逊的研究生,也是剑桥大学最早的一批研究生。在给汤姆逊当了两年研究生后,卢瑟福又前往加拿大的麦克希尔大学当了一名教授。也不要以为加拿大有多好,此时的加拿大和新西兰一个样,也是文化沙漠,和大清基本是一个水平段上。之所以感觉比大清好,是因为没有挨这么多胖揍、签那么多耻辱条约,没有丢那么多人而已,而且人口又都是欧洲移民,仅此而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帝少的独宠娇妻 快穿:我带军团灭日军 常青枝 民国之缘来是你 一手遮天 帅哥,推个油呗? 在柯学基建后我看到了弹幕 请外援吗?带挂 外星事务所+番外 讨厌,不要! [热血高校]大小姐还是打工妹 无情殇+番外 网游之NPC心理咨询师+番外 警告,不要靠近FBI 大侠很穷+番外 神明降世,看见血条的我杀疯了! 宠妻为后 八零万元户家的娇软小女儿 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后 兽世之我成了家庭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