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常用三个词汇概括女人的职责:孩子、厨房、教堂。此前德国官方政策还禁止女性作为全日制学生上课,无论她们来自哪个国家,学术成绩有多好。直到1909年女性才被许可进入柏林大学作为全日制学生上课。莉泽·迈特纳已经到了德国好多年,但一直过得很简朴,虽然可以进入奥托·哈恩的实验室,但实验室不能提供给她薪水。她只能通过将科学文章从英语译为德语以及给科普杂志写文章挣一些稿费,但这些钱还是不够养活自己。布拉格大学倒是想让迈特纳去当副教授,薪水也不错,不过她不愿意离开德国。而如果没有收入,她又不得不走。好在关键时候普朗克让她当了自己的助理,虽说薪水不太高,但起码能够留下来。她是普朗克的情伤毋庸置疑,莉泽·迈特纳与奥托·哈恩对核裂变的贡献都极大。简单理解就是奥托·哈恩负责了实验部分以及化学部分,莉泽·迈特纳则在物理理论上奠定了核裂变的基础,验证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蕴含的无穷能量。“核裂变”的名字也是莉泽·迈特纳取的。任何高精尖的科学或者技术,百分百要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才能据此慢慢实现应用,想要靠“试”与经验绝对没有任何机会。莉泽·迈特纳的功劳就在这,简直可以说是“原子弹之母”。人类从此掌握了恐怖的核能,也左右了历史走向。而莉泽·迈特纳本人与爱因斯坦一样,是个和平主义者,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曾经邀请她参加,她拒绝了。“我要和炸弹划清界限。”迈特纳如此说。此前惨痛记忆让她实在无法释怀,不愿再参与任何武器研制之中。单说身边的人,她就看到哈恩的儿子参加一战失去了一条腿;普朗克的儿子因为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计划而被纳粹处死。此外,二战时期身在德国的奥托·哈恩也反对制造原子弹,拒绝参与德国的原子弹项目。两人在这方面保持了一致。不过当二战结束,开始进行诺奖评选时,迈特纳却被忽视了。1945年诺奖评委会并没有给她授奖,只对奥托·哈恩授予了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于战争的缘故,1944年的诺奖是1945宣布,然后直到1946年才颁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讨厌,不要! 一手遮天 网游之NPC心理咨询师+番外 请外援吗?带挂 无情殇+番外 警告,不要靠近FBI 外星事务所+番外 帅哥,推个油呗? 帝少的独宠娇妻 在柯学基建后我看到了弹幕 八零万元户家的娇软小女儿 [热血高校]大小姐还是打工妹 大侠很穷+番外 快穿:我带军团灭日军 民国之缘来是你 兽世之我成了家庭煮夫 神明降世,看见血条的我杀疯了! 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后 常青枝 宠妻为后